返回首页
专题建设 >> 重大项目专题 >> 项目进展 >> 2016重大项目 >> 其他项目

推进国际化建设

作者:  来源:规划办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9日 17:14

第一部分 工作进展

一、留学生生源基本情况

招生规模:国际教育学院通过加强留学生招生宣传,更新学院招生网站及修订中英版留学生招生手册,积极参加境外教育展等途径开展招生工作,2016年留学生招生总人数达 187 人,在校留学生总数达819人。

生源质量:近 3 年临床医学(全英授课)班的入学标准提高至每科成绩 70 分以上,生源质量显著提升。

生源国:主要为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缅甸及尼泊尔等国,其中斯里兰卡招生数为 14 人,为近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

二、全英教学建设

(一)全英师资建设

2016年成立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教学督导组,专门负责督导及培训全英教师。全英师资分级培训初见成效,全校全英师资培训率达40%,基本建立了初级培训模式;中级培训以校内WORKSHOP(工作坊)式的教学技能培训项目及天津医科大学组织的培训为主;高级培训主要为境外培训,选派20名教师分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师资培训。举办了广西医科大学首届医学专业青年教师英文授课大赛,选派的我校病理学教研室陈罡老师在全国首届医学院校MBBS项目青年教师英文讲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邀请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部代表团来访,探讨开拓美国境外培训项目可行性。

(二)全英授课专业建设

据相关二级学院反馈,因师资离全程全英教学的要求差距较大,全英授课专业建设尚未正式启动,目前开展的工作为加强科内全英师资培训,如在科内组织全英见习教师集中学习培训。

(三)全英品牌课程建设有突破

我校儿科学、组织胚胎学于20166月申报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经评审,这两门课程于20171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期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教外司留[2017]40号文)。

三、国际交流

政策保障:人事处新出台《广西医科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规定,教职工出国交流访学期间,奖励性绩效停发改变为按30%计发,从政策上支持教职工出国交流。

对外交流:2016年学校层面共接待美国、泰国、尼泊尔、日本等国外宾936人次,各二级单位接待境外来访学者和学生总计110人次(口腔、护理、全科、公卫、实验中心提供数据),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及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与越南顺化医科大学签订关于设立海外临床专业教学实习基地的协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共聘请3名外教(外国语学院);共有142人次赴国(境)外短期学习交流(含二级单位自筹经费);共29人次获得国家及自治区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资助。

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向具有海外背景倾斜。2016年,以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项目引进林睿博士,聘用2名八桂学者黎永青、徐家科教授均是海外人才。

学生交流:2016年,我校共组织5批次37人次分别赴日本熊本大学、泰国兰实大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医科大学、印尼阿哈曼德兰大学、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开展学生交流,开拓了欧美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的学生交流基地,学生交流人数增多,层次有所提升。

合作办学:2016年我校“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2+2”校际交流项目共招收新生72人,共有5名“2+2”校际交流项目学生赴美国继续学习。截至201611月,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及校际交流项目在读学生总人数达184人。

四、国际会议

2016年我校共承办大中型国际会议10场次(详见附表,科技处、一附院、口腔、公卫等提供数据),邀请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专家到会交流,会议涵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转化医学、再生医学、公共卫生等内容,会议对促进我校与国外尤其是东盟国家之间的医疗合作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我校在世界医疗卫生教育领域的知名度;共派出50人次赴美国、德国、法国、丹麦、奥地利、波兰、日本、印尼、越南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7人次在国际会议上做专题发言(口腔、公卫、基础、实验中心提供数据)。

 

第二部分 存在问题

一、留学生招生

2013年起教育部对各医学院校MBBS招生名额加以限制,按照指标,我校每年只能招收100MBBS学生;另外,随着国家针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录取和管理政策的变化,我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逐年减少,近年来我校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招生名额为20人左右,且仅能以自主招生的形式吸引国别奖学金生和边境省份奖学金生;同样,广西政府奖学金生招生名额每年也仅为15名左右;受以上限制,我校留学生招生工作无法大刀阔斧地开展,极大地影响了留学生规模的扩大。

留学生来源国国别单一,主要以来自印度的留学生为主,生源构成严重失衡;因政治不稳定、学制差异等多种原因,东盟国家学生人数大幅下降;因学校排名、国际影响力、特色专业少等原因,无法吸引欧美发达国家留学生前来学习;以上原因也是招生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二、全英教学建设

(一)全英师资建设方面,针对全英教师及全英督导专家的激励措施不足,一线教师参与全英教学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大部分教师英文水平不能胜任全程全英教学;师资培训方面,存在二级学院的校内培训难以推进、境外培训经费不足、境外培训基地建设用时较长等问题,建议增加经费投入,对培训项目进行优化。

(二)全英专业建设方面

师资力量薄弱是新专业建设的最大障碍,以一附院中医科为例,仅少数教师能够担任全英教学课程,目前承担全英教学教师共10人,其中理论课5人;见习10人,其中博士2人,此外,现有师资无半年以上留学及外出参加师资培训经历。

三、国际交流

1.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部分二级部门对教育国际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全校上下联动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强大合力推进全校教育国际化进程。

2.经费投入不足,缺乏资金保障,难以调动二级部门的积极性。建议学校完善激励与考核机制,鼓励二级部门投入经费用于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

3.聘请外教方面:2016年度我校聘请的3名外教均为外语外教,无半年以上医学专业外教,建议有条件的二级学院自主引进专业外教。

4.来校短期交流的境外学者来源国缺乏多元性,多为华裔学者,欧美发达国家学者少,且存在日程紧,交流时间有限等问题。

5.由于政府公派项目名额有限,建议学校与各二级部门设置经费,设立校院级教师出国留学项目。

6. 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及学分转化等问题,目前我校只开展学生境外交流项目,尚未开展学生赴境外专业短期进修。

7.由于缺乏可接收进修生的特色专业,尚无发达国家留学生或学者在我校学习或进修。

四、国际会议

1.缺乏专项资金,举办国际会议次数及参加境外学术会议人数受限。建议各二级部门在做年度预算时,将举办国际会议及参加境外学术会议作为专项列入部门预算。

2.缺乏针对举办或参加国际会议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以做好制度保障。

 

第三部分 2017年工作计划

一、留学生规模

(一)发挥我校临床和科研特色进行对外招生宣传。遴选临床教学管理人员、各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以及优秀科研团队的PI等人员组团赴东南亚招生,加大临床特色专科和科研的现场展示与交流力度,以吸引更多国家的优秀生源,同时扩大我校的教学、临床与科研的国际交流。

(二)联合东南亚国家中介机构举办夏/冬令营、医学营。通过开设汉语、中国文化体验、医学入门、专业特色及研究成果展示等课程扩大短期生规模。

(三)提高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入学标准,组织相关教研室参与 MBBS入学考试试题库建设,参加“留学中国”预科教育联盟,探讨留学生预科教育制度,通过以上途径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

(四)加快中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专业全英授课的建设,以吸引更多生源尤其是发达国家留学生来校学习。

二、全英教学建设

(一)深化来华留学医学生培养模式改革

1.以全英授课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抓手,推动全英课堂教学改革;推广英文版人机对话考试;对生源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开展对比研究。

2.跟进国家级全英授课品牌课程的中后期建设,启动全英教学资源建设项目,设立校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项目,评选5门校级品牌课程。

3.继续开展科技第二课堂,激发留学生学习兴趣,巩固课堂知识。建设留学生专业知识竞赛项目,以弥补“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及“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未能覆盖到全英班留学生的不足。

4.做好MBBS认证的相关准备工作。

(二)优化全英师资队伍建设项目

1.加强全英师资的准入、管理与督导。颁布《广西医科大学留学生全英授课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制订《国际教育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教学督导工作办法》。

2.继续优化师资培训项目。落实“请进来”工作,邀请2-3名校外(境外)专家来校举办英语授课公开课。开展校内工作坊4期,选派境外培训2-3批次。继续开展广西医科大学医学专业青年教师英文授课大赛。

3. 加强对17个全英教学团队建设的监督与指导。

(三)全英专业建设方面

中医学:2017计划引进博士1-2人;鼓励教师外出深造攻读博士,计划出国留学1人以上;积极申请参加国内知名院校的全英师资培训。

三、国际交流

(一)进一步加强公派出国管理工作,国交处与人事处联合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完善由国交处、各二级学院和有关部门外事联络员组成的外事工作网络,加强信息联系,并筹备学校外事工作会议,旨在强化校院两级联动,促进各二级学院及部门加大对教育国际化的重视和投入,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进一步做好海外人才引进工作,2017年拟引进聘用3名海外博士,拟聘用2名具有国外学历背景人才。

(三)在稳定友好院校合作关系、保留原有学生海外交流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开拓与国外知名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推进师资培训基地、学生海外见习项目。计划出台《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奖学金实施细则》及《广西医科大学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推动海外交流学生人数的增长。

(四)扩大境外学者或学生来校开展交流学习的规模,争取达100人次以上;计划接收境外医学专业短期进修生10人次以上。

(五)出台《广西医科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办法》、《广西医科大学校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出国管理办法》。对照教育部有关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的有关规定,通过自查自检和走访兄弟院校学习评估经验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建设,做好2018年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的迎评工作。

四、国际会议

2017年,根据我校十三五规划教育国际化专项规划目标,计划举办10场以上大中型国际会议,其中包括:中国东盟国际护理学学术论坛(护理)、东盟国际药理学会议(药学院)、公共卫生国际论坛(公卫)等。计划派出约70人次(各部门提供数据)赴境外参加学术会议。

 

附表  2016我校举办国际会议汇总表

序号

日期

会议名称

校内承办单位

1

20166

国际3D打印与数字化医学论坛

科技处

2

20169

2016年地中海贫血治疗进展暨铁过载诊治新进展学习班

第一附属医院

3

201610

第一届中国-东盟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

第一附属医院

4

201610

2016中美转化医学前沿论坛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5

201610

第五届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

口腔医学院

6

201610

第五届中国-东盟心律学论坛

第一附属医院

7

201610

2016年广西骨科学术年会暨广西-东盟骨科高峰论坛

第一附属医院

8

201611

2016亚洲心脏病学会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

第一附属医院

9

201611

公共卫生学院建院40周年庆典暨公共卫生国际论坛

公共卫生学院

10

201612

第三届全国再生医学博士后学术论坛暨中国东盟再生医学高峰论坛

人事处、科技处、基础医学院

 

相关附件:

上一篇:提升学报水平

下一篇:学科排名(国家学位办)及学位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