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专题建设 >> 重大项目专题 >> 项目进展 >> 2016重大项目 >> 其他项目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

作者:  来源:规划办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9日 16:48

高层次人才引育是学校“十三五”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部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强化制度建设,采取内培养、外引进等多种措施,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16年主要工作情况和2017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举措

1. 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认真总结“十二·五”建设经验,科学制定“十三·五”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结合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部提出用5年的时间,建设一支具有世界一流、国内领先水平的拔尖人才队伍,同时将高层次人才引育的工作任务分解到学校二级单位,并将人才规划的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个年度,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2.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工作,积极完善顶层设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一流”建设及我校“3+3+5”的战略大背景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我部积极组织修订了《广西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2016年修订)》。办法中提出,对于985高校毕业博士等优质人才,进一步提高其津贴补贴;优先给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公租房作为过渡用房,使其具有更多的“获得感”和“便利感”。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广西医科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提出对于成绩突出的本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将加大培养力度,从学校及二级学院两个层面上给予人、财、物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其在未来3-5年内脱颖而出,实现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的新突破。

3. 落实“内培外引”战略,助推优秀青年人才成长。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工作。2016年,我部牵头全职引进自治区八桂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者何松青博士。201611月,“广西医科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批人选的评选工作结束,学校本部5人(基础1人、公卫2人、生科院2人),第一附属医院1人,附属肿瘤医院3人入选学校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4. 紧抓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实现国家级人才的新突破。积极组织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和参评,今年我校又获得一批高水平人才团队和人才计划项目。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的赵永祥教授入选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西首批院士后备人选;黎永青、徐家科、卢小玲受聘为广西第四批八桂学者;张学、刘刚受聘为广西第五批特聘专家;陶人川获第十九批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郑立及其团队获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卢国栋、林睿入选广西高校“百人计划”资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二级学院责任不到位,校、院两级高层次人才队伍联动管理体系尚未建成;高层次人才引育体系等人才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高端人才。

二、2017年工作计划

1.认真抓好既定工作的组织与落实工作。一是召开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督促各二级学院及研究中心完成“十三五”期间国家级人才及团队引育任务,加强校院两级高层次人才队伍联动管理体系建设;二是加快青年骨干人才培养的启动工作,强化政策导向与目标考核机制。

2.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一是制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附属单位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的补充规定,给附属单位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安家费、安排过渡住房,进一步提高薪酬待遇,保障“十三五”期间附属单位国家级人才引育任务的实现。二是学校将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地中海贫血、鼻咽癌、药学、口腔、转化医学等学科方向的5-8名拔尖人才,并予以重点资助培育,争取到2020年,实现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的新突破。教评中心制定国家教学名师(或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培育计划,并加以实施。

3.积极做好重大人才工程增量工作。积极推动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人选的遴选工作,争取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上有新突破。

4.努力做好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根据高层次人才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设置、常态化考核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断提升项目质态和人才贡献率

5.踏实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以政策吸引人才,以服务留住人才。充分发挥组织部协调各方的职能和优势,有机整合人才工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努力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学校召开“杰青人才计划”方案讨论会

学校召开“十三五”人才规划评审论证会

高层次人才引育与学科建设专题调研会

 

相关附件:

上一篇: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编制申报

下一篇:高水平实验动物中心规划与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