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自
一、工作进度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1.已封顶情况:截止201年12月1日,I期已封顶28幢学生公寓及饭堂(1-1#北楼、1-2#南北楼、2#楼7幢、3#饭堂、4#楼6幢、9-1#、9-2#、15#楼3幢、26-1#、26-2#、26-3#、5-2#、5-3#、7-1#)。目前已封顶的学生公寓已开始内部装修和外墙装饰
2.主体施工情况:8幢主体施工,包含教学楼、学生宿舍(5#楼5-1#、5-4#、5-5#、6#、10-1#、10-2#、26-4#、26-5#),
3.为开始施工情况及说明:未开工单体(26-6#、7-2#、8#、13#、14#),其中未开工部分26-6#学生宿舍及14#食堂,玉林方计划移至II期建设,其余7-2#为配电楼、8#为后勤楼,13#为6幢药学院楼(含解剖实验室)。
4.下一步建设计划:未开工部分建设,均以PPP模式放在项目II期开始建设。按照玉林方提供的建设计划,预计缩减后的I期工程项目于2018年4-5月全部建设完成,5-6月完成玉林卫校的整体搬迁。并将玉林校区I期工程建设项目作为自治区6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
(二)融资建设模式改变
1.
我校与唐安洲副书记、卿云波校长助理及玉林校区筹备办共同商议玉林校区融资建设模式改变的问题。玉林方提出由于国家、自治区连续发文对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进行进一步规范,玉林市政府经认真研讨候决定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PPP),建设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基础设施。玉林方委托投资方为玉林校区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鉴于融资环境的改变,双方一致同意由原来的建设-移交(BT)模式,变为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
2.2017年9月-11月,办公室根据玉林方在原合作协议基础
上拟出的补充协议进行调研、先后多次走访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国资委、国土厅等部门,在律师的协助下,与玉林方多次沟通协调,先后修改十五稿最终确定补充协议双方权责。
3.
4.
(三)提出PPP合作模式下解决核心问题的方案
PPP合作模式作为近年来地方政府引入社会资本的一种常见方式被广为应用,一般为双方合作模式,但涉及地方政府、投资方、我校三方的PPP合作模式为新生事物,尚无先例可循,其中涉及的法律、政策问题较为复杂,均涉及我校的核心利益,我办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走访主管部门解读政策、调研相关单位制定出PPP合作模式下保证我校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案,并与玉林市委、市政府积极沟通、协调,共同努力尽早完成新模式下新校区建设工作。
1.2017年9月,多次走访玉林市财政局金融科、自治区财政厅金融处,对PPP相关政策、案例进行了解,学习,并对涉及我校权力、责任问题详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协助学校领导做出决策。
2.2017年10月,对PPP合作模式中的运营项目进行调研,走访学校后勤,保卫、经营资产公司等相关部门,对学校相关运营资产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确定PPP合作模式中能够交由投资方运营的资产,保证未来我校新校区教学正常进行。
3.2017年11月,协调玉林市财政局、国土局、南宁市国土局、财政局、自治区财政厅、学校律师对于玉林校区土地及建筑物所有权移交问题,进行调研,根据各方意见形成调研报告,对于新校区土地及建筑物所有权移交这一核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玉林校区设计优化、功能布局及质量监控
1.2017年5月,原学校党委仇小强书记、唐安洲副书记、莫曾南副校长、卿云波校长助理带领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赴玉林校区项目工地实地考察,并与玉林市委、市政府莫恭明书记、苏海棠市长进行会谈,双方明确玉林校区建设要提速,并确保质量过硬,功能布局合理,符合我校办学要求。
2.2017年3月,根据学校领导对玉林校区工程质量及监管的要求,我办制定工作方案,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一是挂职同志参加每周工地例会,掌握工程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我校派出工程专业人员及工程咨询公司定期赴工地巡查,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卫校对应职能部门每周巡查。
3.2017年5月,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玉林方来函提出修规方案,卿云波校长助理结合我校实际需求,召集华蓝设计公司、工程咨询公司、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玉林方修规方案多次进行充分研讨、论证,最终确定修规方案回复玉林方。
4.2017年6月,协调玉林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就玉林校区周边配套相关工作召开协调会,对校区周边供水、排污,教师团购房,网络电缆,供电高压线,天然气等生活配套工作拿出具体方案。
5.2017年7月,玉林方根据工程进度及征地进程,委托华蓝向我校提出II期设计部分单体设计要求的函,我办于暑假期间走访图书馆、教务处、体育部及相关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并经工地实地了解情况,对设计方案形成初步共识,下旬卿云波校长助理召集设计方、咨询公司、设计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讨论设计方案,并最终确定II期部分单体设计方案并回复玉林方。
6.2017年8月,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利用暑假期间对玉林校区药学部5幢单体的通风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调研,经走访西大、药监局、药用植物园及我校药基楼及电话了解桂林医学院、复旦大学、通风系统设计商家,制定了药学部通风系统工作实施方案。
7.2017年10月,玉林方提出由于新校区项目超概算,计划调整项目建设内容,减少概算并发函咨询我校意见。接到函件后,卿云波校长助理立即组织华蓝设计院、工程咨询公司充分讨论、研讨玉林方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形成我校初步意见,并经过走访自治区工程咨询中心了解相关政策并最终形成回复函件。
8.2017年12月,招聘2名工地监理,安排驻扎工地,实时监控新校区工程质量问题。
(五)玉林校区接收筹备工作
1.
2.2017年11月,对学校药学院、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中心、体育部的教学设备进行统计,根据现有设备支撑的学生人数,估算玉林校区I期的教学、实验设备预算。
3.2017年11月,组织玉林卫校相关科室,对玉林卫校资产进行盘点,对能够搬迁后使用的设备情况精确统计,为学校进行新校区投入精确估算提供帮助。
4.2017年11月,根据网络资料调研全国异地办学高校行政管理架构的经验,初步提出玉林卫校架构设想。
5.2017年11月,走访教育厅基建处、规划处,了解新校区达到招生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在新校区招生相关政策要求。
6.2017年12月,深入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对师资情况进行摸底,与各学院分管教学领导、教研科、一线教师根据卫校师资实际及我校师资情况进行本科教学培养的探讨,初步形成药学、护理学本科学生分段式教学的培养模式及过渡期师资混编教学模式。
7.2017年12月,新校区信息化建设构建工作启动,初步接洽投资商,布局新校区网络热点。
(六)师资提升计划稳步推进
1.继续有序推进玉林卫校专业课程架构建设和师资培训整体方案,在了解卫校师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完成对卫校全体专业教师的谈话,深入了解卫校教师专业背景、任课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实际情况。
2.积极组织教师外出进修。目前已协调玉林卫校78名专职教师赴我校进修1个月,9名专职教师赴我校校本部、药学院、信息中心、一附院、护理学院进修一年。
3.派专家进行教学能力培训。药学院、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均已派出12位相关专家教授赴玉林卫校进行相关专业内容的讲授。
4.组织基础部骨干教师6人赴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实验室考察,并根据新校区基础部大楼设计图形成基础医学部内部装修的初步方案。
5.组织卫校全体教师分两批赴华西医科大学业务培训,对基础医学院、药学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并考察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室。
6、已邀请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全部教研室负责人23人赴玉林指导各专业教研室建设,安排4名校本部教学骨干赴玉林卫校参与示范教学;
7.组织玉林卫校教师报考我校在职研究生,目前已有58名教师在我校就读在职研究生。
8.根据玉林卫校情况,并按照2018-2020年招生规模与课程设置,拟定了玉林校区未来人才需求方案。组织卫校人事科参与学校招聘会,协调人事处跟随学校赴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参与招聘工作,并与1月、9月、12月组织三次面试考核工作,录取24名新职工。
(七)承担迎接本科审核性评估筹备工作及其他
1.根据学校迎接本科审核性评估工作要求,我办承担了以下几项任务:一是校史馆展馆内容修改及制作任务;二是卓越楼一楼大厅的装修、装饰及墙面的雕塑美化任务;三是卓越楼2楼、8楼、9楼走廊墙面的美化任务。
2.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会换届及社会捐赠部分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融资模式改变带来的不确定因素。采用PPP模式存在以下三个不确定因素:一是国家收紧PPP审批,新校区项目通过PPP审批存在不确定性,即使通过审批后期年审也存在不确定性;二是PPP模式,使得新校区部分经营项目的管理因涉及三方,容易权责不清;三是PPP模式下,校区的土地及建筑物所有权的移交因为尚无先例可循,移交过程较为复杂漫长;四是拿出交投资方的经营项目未来运营管理权是否影响校区管理还是未知数,存在管理隐患,需要预案。
(二)项目设计超概算。一、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为16.44亿元,比可研批复的总投资13.09亿元增加3.35亿元,增幅25.64%,原因是可研估算存在估算指标偏低和缺项。玉林方通过调整概算缩减投资额,使I、II期校园的实用性和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
(三)附属医院问题。与玉林方协商直属附属医院问题是新校区能否支撑护理、全科、康复本科教学的关键,同时,玉林卫校与玉林卫校附属医院是否分离、如何分离较复杂,在玉林卫校及附院职工强烈要求划归我校的背景下,直属附属医院的划拨还有较长的协商过程。
(四)接收校区节点的选择问题。目前校区建设远未达到基本办学条件要求,玉林市卫校划归我校过程中,也存在着人员编制和财政拨款等不确定因素,在接受玉林卫校的过程中将涉及人员安排、管理协调和思想认同等复杂问题。
(五)本科招生问题。根据市校合作协议,2020年要达到本科生约400人,就目前卫校师资难以支撑本科教学,需要考虑学生分段式教学和校本部教师与卫校教师混编教学的方式解决,具体操作过程难度较大。
(六)教师商品房问题。为确保学校长足发展,玉林卫校职工强烈要求的玉林校区配套建设教职工商品房工作还没有洽谈和启动。
(七)人员招聘问题。人员招聘工作中遇到一些紧缺专业:如解剖、护理学硕士较难招聘到。
(八)资金问题。教师轮转培训和学历提高刚刚起步,玉林卫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在教学设备和师资都需要较大投入,资金问题较为突出。
(九)人员问题。玉林校区筹备办目前仅有1名专职工作人员(在玉林挂职),2名兼职工作人员(其中一人在玉林挂职),人员缺乏问题较为突出。
三、2018年工作计划
(一)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人民政府等上级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督促玉林市人民政府加快校区建设,满足本科办学基本条件,协调自治区国土部门、发改委、财政厅及玉林市相关部门尽快完成校区土地及建筑物所有权向我校移交,在达到条件的基础上启动校区接收工作。
(二)在校区土地及建筑物所有权移交的基础上,视情况启动玉林卫校的划拨工作,加强向教育厅、财政厅和编办的沟通工作,做好玉林市卫校划归我校过程中的人员编制和财政拨款事宜。妥善处理人员编制和财政拨款等问题,协助做好卫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平稳接受玉林市卫校。
(三)预先做好方案解决PPP模式下新校区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不留管理死角和后遗症,不影响新校区正常的教学工作,不损害师生员工的利益。
(四)加快协调启动直属附属医院谈判工作,争取玉林市政府划拨一家三甲医院支持我校玉林校区,明确玉林卫校附属医院的归属问题。
(五)充分发挥玉林校区筹建委员会作用,积极协调玉林市加快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协调玉林市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管,确保项目进程顺利。
(六)加强对于调概后校区质量监控,强化专业设计咨询公司对于施工图的审核,加强与华蓝设计院的沟通,尽量在不超概算的前提下保证校区的实用性和便利性,加强工地施工质量的管理,派驻2名工程监理,强化工程质量监管。
(七)加快启动洽谈玉林校区配套建设教职工商品房事宜,让教职工安居乐业。
(八)制定合理的本科、高职、中职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玉林校区定位,优化玉林校区资源配置方案,制定好玉林校区教学设备、专业师资、教辅人员、管理后勤人员配置方案,优化招聘方案,做好校区运营的筹备工作。
(九)优化师资结构,根据招生计划及教学计划优先招聘紧缺专业教师,对原有教师合理化分配,针对性培养,逐步调整、优化、提高玉林卫校师资水平,满足我校教学及管理需求。
(十)继续完善并实施玉林卫校教师提升计划,帮助玉林卫校开展教师进修、培训及学历提高工作;派我校专家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抽调骨干教师到玉林市卫校上示范课等。
(十一)视校区建设情况,适时启动校区II期的建设的筹备工作,协助玉林市政府做好II期建设的各项报批手续。
航拍图
学生宿舍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