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专题建设 >> 重大项目专题 >> 项目进展 >> 2016重大项目 >> 其他项目

转化、靶向、再生、基因组、艾滋病5个研究中心

作者:  来源:规划办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9日 16:30

1.艾滋病研究中心

目标: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项,面上项目3-5项,争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团队。

任务完成情况

1.在科研项目方面,本年度实验室新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厅级课题2项:(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肠道共生菌与HESN人群HIV-1高暴露不易感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816603342017.01-2019.12黄颉刚;(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抗艾滋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西药NMDA拮抗剂效果差异的比较、筛选及临床前研究,816602132017.01-2019.12周燕

2.科研方面实验室紧密围绕艾滋病及其区域高发机会性感染疾病早期防治研究这一总体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本年度共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论文11篇,总影响因子达64.1;本年度实验室新申请专利3项,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2016年全国微生物和免疫学术年会青年英语学术论坛三等奖1项,广西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指导本科生申报获得“广西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3.在人才队伍建设与引育方面,实验室引进1名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后;派出3人赴美国从事访问学者研究,派1人从事博士后研究;本年度实验室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42人,青年骨干4人;新增正高2人,新增副高1人。目前实验室所有科研人员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达62.5%,高级职称人员达70.8%

4.在实验室开放方面,本年度共设立了5项开放课题,资助金额21万元;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本年度向校内外本科生、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开放1500人次。

5.在国内外合作交流方面,本年度实验室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验室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北卡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美国天普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开展合作研究,已有多篇合作文章投稿或发表。同时,积极响应我国“一带一路”策略,开展“广西-越南”艾滋病防治研究合作,并为越南培养艾滋病防治研究人才。承办了“中华医学会2016 年全国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术年会”。此外,本年度实验室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22人次,其中4人次受邀做大会发言和报告,2人次受邀主持大会分会场。

6.在学科建设方面,本实验室依托并负责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的传染病流行病学方向,本年度的研究成果为该学科本年度顺利通过“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期建设评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存在的困难

1.实验室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力度还是不够,缺少高影响因子的SCI文章和基础类重大课题。希望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外引进,内培养”,从国内、外引进高水平的青年人才补充研究队伍,同时在内部培养几名高水平的青年骨干,进一步优化实验室的学术梯队。另外,加强领域合作和原有研究的做深、做大,争取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

2.在平台建设方面,部分前沿的技术平台未建立,硬件设施需要加强。

3.实验室目前对外开放程度尚显不足,社会服务力度不够。以高级别实验室的要求,面向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开放,通过网站宣传、重点实验室互访提高知名度来吸引外来研究者。同时,加强实验室的社会服务工作,加强实验室宣传,扩大实验室的影响力。

三、2017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扩大新发感染队列人群以及其他高危人群生物标本库建设;

(二)建立新发感染、耐药等检测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开展HIV及机会性感染与天然免疫的关系研究,以及筛选出抗HIV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药物兵解释相关机制;

(三)围绕中心研究方向,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申请获得课题3-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及以上;争取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10篇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4项。


2.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

目标: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2项,面上项目3-5项,争取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团队。

一、2016年完成情况

2016年本中心共计获得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中地区3项,青年基金1项。具体情况如下: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

1.ERAD抑制剂调节肿瘤细胞凋亡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31560311  2016.01--2019.12王秋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未折叠蛋白反应关键转录因子XBP1sATF4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的基因网络分析81560152 2016.01--2019.12 陈迎春

3.H19/IGF-1R正反馈环在前列腺癌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芒柄花黄素对其的干预作用 81560418 2016.01--2019.12 叶雨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骨钙素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81501284 2016.01--2018.12蒋永华

二、存在困难

缺少拔尖青年人才,学生生源太差

三、2017年工作计划

(一)本中心将围绕中心大方向,继续完成在研项目,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积极准备2017年度“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项目答辩工作;

(三)大力筹建基因检测示范中心。

 

 

 

 

 

3.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目标: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2项,面上项目3-5项,争取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团队。

一、2016年完成情况

2016年,在研项目共35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滚动支持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等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项目9项。发表SCI论文29篇,其中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4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IF=10.59。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授权专利3项。获广西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项。

2016年,中心主任赵永祥教授入选了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首批广西院士后备人选;中心骨干卢小玲教授受聘为广西“八桂学者”。

20161216日,自治区陈武主席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宣布了将广西医科大学生物靶向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列为2017年自治区重大项目之一。

二、存在困难

目前中心人才梯度有待完善,中间力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完善。

三、2017年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部署积极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目标: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2项,面上项目3-5项,争取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团队。

一、2016年完成情况

(一)201612月,“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正式成为“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2016年本中心/重点实验室共获得7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地区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广西医科大学青年基金1项。具体情况如下: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糖尿病肾病猴模型研究肾间质纤维化中EMT的分子机制(816707502017.01-2020.12邹春林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Garcinone C通过调控Stat34E-BP1抑制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816606062017.01-2020.12刘夏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荔枝核总黄酮抑制前列腺癌生长及骨转移的分子机制(816606812017.01-2020.12郭宏伟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活体无创多通道生理生化测量仪器研制(批准号:61627807 2017.01-2020.12合作单位课题负责人:邹春林

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糖尿病无创血糖筛查及监测设备、AGEsP 流动注射分析仪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推广(2016YFC13057032017.01-2020.12邹春林

6)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般项目):肿瘤微环境促进骨髓播散肿瘤细胞(DTCs)形成的机制研究 (2016GXNSFBA380060)史俊林

二、存在困难

研究生生源不足, 建议对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的导师,在研究生招生指标上能够给予一定的倾斜。

三、2017年工作计划

1. 加强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

1) 加强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涵建设,争取将重点实验室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开放研究平台。

2) 2017年继续加大国外引智力度,多方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重点实验室/中心进行访问讲学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重点实验室/中心成员的学术水平和实验技能。

2. 加强中心现有人才、团队建设,开放学术交流。

1) 注重青年人才培养,鼓励青年骨干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级项目、课题,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等,不断培养青年人才的科研能力。

2) 加大研究生培养,重点实验室/中心将以培养博士研究生和建立国际性的博士后流动站为主要目标。2017年,重点实验室/中心将招收博士后1-2名,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10-15名。

3) 人才引进方面:2017年,重点实验室/中心将招聘和引进5-7名相关专业的科研助手加入到团队中来。

3. 加强临床医学标本库平台的建设、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

4. 2017年重点实验室/中心计划申请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1-2项,SCI收录期刊发表8-10篇论文,申请1-2项发明专利。


5.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目标: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2项,面上项目3-5项,争取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团队。

一、2016年完成情况

2016年本中心共计获得立项的国家级课题共5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际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中面上1项,地区2项,青年基金1项。具体情况如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子课题):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组织诱导性骨和软骨修复材料研制 2016.07-2021.06 赵劲民、郑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2016.01-2019.01 伍伟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1miR-136-5p靶向IKKβ/NF-κB/A20调控IL-17介导的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2016.01 -2019.12 宗少晖;2)基于iTRAQ技术的脱氢表雄酮(DHEA)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机制研究 2016.01 -2019.12 韦庆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Roquin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2016.01-2018.12 刘倩

二、存在困难

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缺少青年拔尖人才。

三、2017年工作计划

    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并积极培养人才;加深与现有团队的合作,并吸引新的高水平团队进行合作;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相关附件:

上一篇:广西重大疾病生物标本库和大数据库

下一篇:鼻咽癌防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