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校务公开

NOTICE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广西医科大学2025年度全职博士后招聘公告

来源:人事处 发布时间:2025-08-07 作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校对:李刚 审核:胡文娟

| |

为深入落实新时代“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加快建成“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服务‘上合’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医科大学”,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校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国内外招聘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诚邀有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青年才俊加盟我校博士后队伍,共谋发展,共铸辉煌!

一、学校简介

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较强。广西医科大学坐落在素有“中国绿城”之称、天下民歌眷恋的广西首府南宁市,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96年5月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本科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来华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教育部批准具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2020年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广西唯一一所省部共建医科大学。2021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三所高校之一。2024年,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第17、中国大学排名第160。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入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0强。2025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科建设突出,竞争力较强劲。以医为主,培养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7大学科门类。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填补广西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空白);临床医学、口腔医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广西一流学科、6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9个广西重点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一般社会科学、材料科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ESI学科全球排名893位,居全球前1.34‰),学科ESI综合排名位列全区高校第2、全国医药院校第19、全国高校第159

优势特色鲜明,科技创新显著。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区域高发肿瘤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治、再生与组织器官修复研究、器官捐献和器官移植、长寿与老年疾病防治、新发传染病防治、基因与个体化医学研究、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研究、真菌病防治等多个领域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创建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广西模式”,实现重型地贫患儿“零出生率”,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超过95%,该模式已在13个国家地贫防治技术开展示范应用,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国、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推介应用。区域高发恶性肿瘤生物靶向诊治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肝癌等恶性肿瘤靶向诊治)获评2021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和202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25年1月8日在《Cell》期刊上发表关于通过静脉注射新型溶瘤病毒NDV-GT治疗晚期癌症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

医教协同体系健全,健康服务质量高。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教学医院17所、实习医院19所、附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9个。其中,5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6847张,年门诊量超过581.67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36.74万人次。

学校现有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基因检测示范中心、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有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共建)、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部级科研平台9个以及广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64个。近3年,每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超过百项,立项数和资助经费数均位于广西高校前列。“十三五”以来,新增省部级科技类奖项107项,在《Cell》《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高水平论文6922篇。1978年至今,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791项(其中,国家级307项、省部级484项,包括国家级科学技术奖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及广西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学校将为加快建成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服务“上合”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医科大学而团结奋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和强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申请条件

(一)基本条件

1.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学风,无违法违纪记录;

2.具有博士学位。暂未获得学位证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可先提交博士毕业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或《答辩决议书》,进站6个月内提交博士学位证书,否则予以退站;

3.身体健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研究潜力;

4.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

5.不招收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和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领导干部,以及非参公事业单位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在职进站。

(二)广西医科大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条件

年龄在37周岁及以下,近5年在中科院三区及以上期刊发表SCI论文1篇,或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项。

三、相关待遇

(一)薪酬待遇

博士后类型及入选资助项目

待遇(单位:万元)

学校年薪

自治区资助

国家资助

合计

博士后类型

“校博新计划”全职博士后

20

8

/

28

普通全职博士后

8

8

/

16

入选资助项目

桂博新计划

“校博新计划”全职博士后入选

20

15

/

35

普通全职博士后入选

15

15

/

30

国资计划C档

/

/

12

待遇可在以上待遇基础上叠加发放,出站积分要求也在原积分基础上叠加考核

国资计划B档

/

/

18

国资计划A档(国家博新计划)

香江学者计划

澳门青年学者计划

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

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

/

/

国资计划A档:28万/年+8万科研经费

香江学者计划:36万和43.92万港币/2年

澳门青年学者计划:36万和42万澳币/2年

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30万2年+1500欧每月

博后海外引才专项:30万/年+3万安家费

说明:

1.学校年薪最长发放3年;

2.根据相关资助条件,经学校推荐,自治区人社厅组织有关专家评议审核通过后,可享受自治区的博士后专项经费支持,资助期为2年

3.如遇国家、自治区资助政策或经费标准调整,按调整后政策或经费标准执行。

(二)科研支持

学校为全职博士后提供科研启动金5万元。在站期间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

(三)生活保障

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未在南宁城市规划区内享受政策性住房、公租房或廉租房(含校内公租房)的,学校免费提供博士后公寓,如没有剩余房源提供的,每月给予1200元住房补贴;全职博士后可落学校集体户,随博士后流动子女可在我校幼儿园、附小入托、入学。

(四)其他福利

在站期间可申请学校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出站后未认定职称的,可在工作单位按自治区相关规定申请认定副高职称。符合学校或直属附属医院人才招聘或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的,可根据需要招聘或引进到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工作。

四、招收流程

我校全年招收全职博士后,随时申请、随时考核、随时进站。申请人提前联系合作导师,达成合作意向后,向流动站提交进站申请,经流动站、学校博管办、全国博管办审批后完成进站。

五、联系方式

(一)学校博管办联系方式

联系人:韦老师、林老师

联系电话:0771-5305173、0771-3131165

邮箱:gxykbgb@163.com(邮件标题:博士后+名字+拟进流动站)

地址:广西南宁双拥路22号广西医科大学综合楼1006室

(二)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系方式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临床医学

唐老师(一院):0771-5356798

老师(二院):0771-3392230

何老师(肿瘤附院):0771-5347259

罗老师(武鸣附院):0771-6363891

基础医学

赵老师:0771-5355801

        0771-5358064

药学

潘老师:0771-535801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龙老师:0771-5358805

口腔医学

吴老师:0771-5358945

广西医科大学

2025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