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招就处 玉林校区 发布时间:2025-07-07 作者:高杨 吴凯丽 校对:黄荷 审核:刘昌伟
|
|
在广西医科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青年,他以励志为帆,以仁心为炬,在护理征程中点亮希望。他就是玉林校区2025届护理学本科毕业生班伟状,中共党员,如今已成功入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护理岗位,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以励志破茧成长
班伟状凭借国家助学贷款与助学金的支持,将生活的压力转化为奋进的动力。在课堂上,他勤奋刻苦,以专业成绩班级第一、综合测评年级第一的优异表现。在校期间,他累计斩获3次国家励志奖学金。“走出困境不是终点,而是用医术反哺社会的起点。”他常这样对学弟学妹说。这份从土地里生长出的坚韧,支撑着他在解剖学图谱与护理操作规范的学习中,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力量。
以专业锻造锋芒
护理工作,既需要精湛的技术,也离不开人文关怀。班伟状深谙此道:他累计获得自治区级以上9项专业竞赛奖项,他以校级“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实操实力,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实习中展露锋芒;4项国家专利的研发成果,更让他将创新思维融入导尿管改良、老年护理辅助器具等实践场景。作为班长与学生组织负责人,在协调多场校园活动中,练就“左手执针管、右手握统筹”的复合能力,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实习期间,他两次在路边急救车祸伤员的义举被媒体报道,用“非工作场合的医者本能”诠释南丁格尔精神。
以仁心启航征程
“护理是握住患者指尖的温度,更是托起生命重量的担当。”这句写在实习笔记扉页的话,成为他签约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行动注脚。从玉林校区到医护一线,他将带着导尿包创新专利的实践思考,在重症监护室的仪器滴答声中,既做精准执行医嘱的“技术尖兵”,更当倾听患者心声的“心灵守护者”。正如他在入职发言中所说:“从受助者到助人者,我的白大褂里永远缝着乡土赋予的质朴与感恩,要让每一次穿刺、每一句安抚,都成为守护健康中国的微光。”
从齐鲁大地到八桂之乡,班伟状的成长轨迹如同一支护理笔记。扉页是不畏艰苦的坚毅笔触,内页是技能竞赛的鲜红印章,末页是救护室里永不熄灭的生命烛火。他以“励志+专业”的双优答卷,证明当青春与护理事业同频共振。
(右三)
(右二)
扫一扫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