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10 作者:黄玲娜 杨心怡 校对:石鹏 陆芳荫 审核:靳芳卉
|
|
2025.9.10出版的《广西日报》在教师节专版“提灯引路 育梦成光”刊登我校梁浩教授优秀事迹。
报道链接: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5-09-10&code=009&xuhao=6
广西医科大学梁浩:“我最骄傲的是学生们超越我”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黄玲娜 实习生 杨心怡
《 广西日报 》( 2025年09月10日第 009 版)
梁浩教授带领青年骨干做实验。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提供)
提灯引路 育梦成光
九月的绿城,阳光明媚。穿过广西医科大学校园的林荫道,梁浩教授步履匆匆,来到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走廊上迎接新生们——这是新学期他与刚入学研究生的首次见面。
“最骄傲的成果,是看到学生们超越我。”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工作室墙上,挂满了梁浩与学生的照片。
谈及学生,他满脸自豪。
他还记得,如今已是传染病防治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的蒋俊俊第一次登门拜师的情景。
17年前,学生蒋俊俊找到他,眼神中满是渴望与坚定:“梁老师,我想做您的研究生。”
尽管清楚蒋俊俊身有残疾,梁浩仍被这位寒门学子深深打动,毅然收下了这个弟子。
“有一次校运会,腿脚不便的蒋俊俊为了团队荣誉,强忍疼痛完成了团队跳绳比赛。正是这份坚韧与自强不息的精神,打动了我。”回忆起蒋俊俊的故事,他不禁眼眶湿润。
而蒋俊俊不负众望。如今,他已是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广西医科大学最年轻的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并以最年轻第一完成人身份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广西医科大学校友们的“励志标杆”。
不止是蒋俊俊,在梁浩的悉心培养和引领带动下,近15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成长为传染病防治、科研攻关与医疗卫生一线的骨干力量。从教30年,梁浩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
当初为什么选择学医?有学生曾这么问梁浩。
这是梁浩的梦想。小时候,曾目睹伙伴因饥饿食用未祛毒的木薯而痛苦死去的事,是他心里的痛。“要是我懂点医学知识,说不定就能救他了。”从此,学医的念头在梁浩心中扎下了根。
农村缺医少药的困境,让他更加坚定了学医的决心。
“医生救一人,公共卫生护一群人。”在考入医学院校的学习过程中,他更是爱上了这个专业,从此投身流行病学研究。
从肝炎研究到艾滋病防控,从实验室到厂矿宣教,那颗医学的种子,在他心中长成了参天大树。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梁浩主动申请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培养,成为广西第一位专攻艾滋病领域的博士。但此时广西缺乏高致病性病原体的研究平台,针对这一困境,梁浩迎难而上、牵头攻坚,先后建立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等多个高水平平台,逐步构建起多维、联动、开放的新发再发传染病防控体系。
2020年除夕,接到疫情防控通知的梁浩立即返校,紧急召集团队第一时间内完成了新冠病毒研究资质申报,为广西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如今,梁浩教授主持的BSL-3实验室研究范围已从艾滋病扩展到禽流感、新冠肺炎,很多高致病性病毒的研究工作都在这里完成。
30余年来,他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奋战在科研创新、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一线,以科研为刃破解疾病密码,以讲台为基培育济世人才,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家精神”。
扫一扫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