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21 作者:廖艳研 摄影:会务组 校对:叶力 审核:梁浩
|
|
7月19-20日,由广西预防医学会、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海南省预防医学会联合主办,广西医科大学与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联合承办的“第五届粤桂琼病原检测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学术交流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粤桂琼三省(区)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校、海关、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单位的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大计。
三省聚力,共筑区域生物安全防线
开幕式上,广西医科大学校长曾志羽、广西预防医学会会长耿文奎、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余德文及海南省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徐德州分别致辞。曾志羽在致辞中指出,广西医科大学始终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研究,近年来在区域高发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应急、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希望本次会议能进一步拉紧粤桂琼三省(区)在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领域的合作纽带,为新发再发传染病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提供更坚实的科技支撑。开幕式由我校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梁浩主持。
聚焦前沿,共研传染病防控核心议题
本次学术交流会共设置17场学术报告,涵盖病原检测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应用、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机制与防控策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核心议题。
中国科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以“重大和新突发传染病防治进展和挑战”为题作大会报告,系统介绍了我国和世界在重大和新突发传染病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为全球新发传染病的精准防控提供了战略指导。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以“从病原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角度看新发传染病的演化与应对”为题,深入剖析了病原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为新发传染病的精准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周冬生研究员、中山大学邓凯教授、广州国家实验室刘军研究员、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李劲松研究员、广西医科大学梁浩教授等15名专家分别围绕蚊媒病毒传播机制、急性感染防控的医工融合技术、呼吸道病毒过度炎症干预、流感T细胞免疫、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与管理、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及其免疫机制等热点议题作精彩报告,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与热烈讨论。
协作深化,共铸区域合作典范
自2020年首届粤桂琼病原检测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学术交流会召开以来,该会议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我国区域公共卫生合作的重要品牌。五年来,粤桂琼三省(区)在病原检测技术、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新发再发传染病联防联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障区域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粤桂琼三省(区)在病原检测与生物安全领域的合作迈上了新台阶,为构建更加安全、健康的区域公共卫生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
扫一扫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