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看医大】《广西日报》:培育高层次医学人才 助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纪实

来源: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06 作者: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 校对:王梦琪 石鹏 审核:靳芳卉

| |

2024年12月6日,《广西日报》在10版刊发:培育高层次医学人才 助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纪实。

报道链接:http://ssw.gxrb.com.cn/json/interface/epaper/api.php?name=gxrb&date=2024-12-06&code=010&xuhao=8



培育高层次医学人才 助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纪实

1981年,广西医科大学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这是学校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合影。

1984年,广西医科大学成为广西第一所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梁徐教授(左)是广西首位博士研究生导师,蒋南华(右)是广西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

广西医科大学举行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大会。

核心阅读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历经46年的持续发展与沉淀,成就斐然。目前,广西医科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为广西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1 创新发展 构建完备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1978年,全国统一招收研究生工作启动,作为全国首批恢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广西医科大学招收了35名研究生。这标志着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开端,至今已历经46年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广西高校中的第一个博士点;1988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开启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新篇章。

进入21世纪,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3年,入选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2017年,“肝脏损伤与修复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计划”,成为广西首个入选该计划的高校。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率保持在90%以上。广西医科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力争学位点建设与学科创新发展及教学教改成效更明显,构建完备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2 立德树人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广西医科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导师第一培养人责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落实文化育人,要求在研究生学术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步,精心组织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主题活动,打造跨学科、跨校院、多元化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提升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博士论坛、杏湖大讲堂、名家论坛、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学术沙龙、读书分享会等学术活动。以立体化教育引导研究生诚信自律。坚持将科研诚信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系好“第一颗纽扣”将诚信教育融入研究生入学“第一课”;当好“第一责任人”,将诚信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唱好“合奏曲”,将诚信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在全校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创新、鼓励探索、永攀高峰的良好科研氛围。

广西医科大学坚持每年组织新增导师上岗培训,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注入动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优秀导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强化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

广西医科大学现有研究生导师1727人,导师中涌现出荣获“全国首批黄大年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柬埔寨王国友好合作勋章获得者”等称号的优秀导师代表。

3 服务广西 扎根边疆民族地区“留得住、用得好”

广西医科大学率先在广西高校中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独立体系建设。

该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所有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全部研究生课程大纲均涵盖课程思政内容,研究生课程思政覆盖率100%。《现场流行病学》入选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展现了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成效。该校是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形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的省属医科院校,截至2024年8月,已培养研究生2.7万名,其中博士0.25万名、硕士2.45万名,培养的医学研究生约占广西医学研究生总量的70%。

该校研究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和住培结业考试通过率均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广西医科大学毕业研究生总体满意度达90%以上,毕业研究生对母校满意度>99%。约77%的毕业研究生服务西部,约73%扎根广西,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广西医学院校中的主要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大部分是广西医科大学历年培养的研究生,约68%广西三甲医院现任书记、院长为该校研究生校友。广西医科大学为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4 助力共建 输出知华、友华、爱华的医学人才

广西医科大学作为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养合作单位,积极开展“丝绸之路高层次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国际生项目”等,已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培养留学研究生208名,上述留学研究生毕业后多在本国卫生部、疾控中心、医学院校、医院等重要部门和机构任职,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2015届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路星(毛里求斯籍),就职于毛里求斯北方医院,兼任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联络员,新冠疫情期间成功推动《连花清瘟胶囊》在毛里求斯的注册上市。多年来,广西医科大学坚持举办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国际精准医学大会、中国(广西)—东盟国际护理研讨会、中国—东盟卫生青年论坛、中国(广西)—东盟生物医学工程论坛等一系列高端学术会议和论坛,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

经过46年的发展历程,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实力大幅提升。特别是近年来,该校聚焦“双一流”建设,立足地缘优势,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为助力健康广西、健康中国以及“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持续提供高层次医学人才支持。

(文图由广西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提供)



扫一扫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