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全院增至40个!一附院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扩仓启用

来源:一附院 发布时间:2024-07-03 作者:谭凌宇 校对:韦娜 审核:蓝飞燕

| |

7月2日上午,一附院举行儿科三病区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扩仓仪式,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仓从4个增至9个,全院移植仓总数从35个增至40个,标志着一附院造血干细胞移植规模、技术优势及救治能力再上新台阶,将帮助更多患有地中海贫血、白血病及其他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重病的儿童重获健康。

一附医院党委书记李浪、副院长程继文及医院办公室、护理部、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儿科、儿科三病区、血液内科、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儿科实验室)等相关临床科室部门负责人、医务人员代表参加扩仓仪式。儿科三病区副主任何云燕主持。

李浪在致辞中祝贺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顺利扩仓。他表示,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仓是治疗儿童地中海贫血及其他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的手术“消毒仓”,更是重塑新生命的“萌芽仓”。扩仓将为更多患儿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为更多的家庭托举起健康的希望。他回顾一附院一代代前辈在地贫防治工作中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希望一附院地贫团队以地贫移植技术扩容为契机,传承发扬好优良传统,做大做强学科融合建设、人才培养和防治技术,巩固扩大区域辐射引领及国际协作,奋力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续写新时代筑梦儿童相关重病防治事业新篇章。

随后,与会领导和代表共同为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扩仓揭幕。

扩仓后,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仓位数从4个增加到9个,占地面积从161平方米扩展到339平方米,共拥有百级层流床9张,心电监护9台,血细胞分离系统2台,能同时满足9个患儿的规范化移植治疗。至此,全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仓总数从35个增至40个。

地中海贫血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这种病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导致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生成减少或缺乏而形成的。临床上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以α和β地中海贫血最常见。

广西是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区,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严重威胁儿童的生长发育。一附院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展地贫防治研究,积淀了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扎实的研究基础。从梁徐、龙桂芳等先辈们创业奠基到一代代地贫防治工作者前赴后继,相关学科团队创造了学校第一个博士点、广西科技进步奖特别贡献类特等奖、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全国地贫防治协作网牵头单位等一系列辉煌成就,已建成集临床服务、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特色优势学科,形成了“婚前检查、孕前检查、地贫筛查、基因诊断、高危追踪、产前诊断、医学干预、医疗救助”的全周期、全过程地贫医防协同机制,探索总结出了地贫防治“广西模式”,在周边省份和东盟国家发挥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是地中海贫血医防协同机制体系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早在1999年,一附院就在全国率先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并持续深耕,首创了具有国际原创性的地中海贫血移植“广西方案(GX-07-TM)”,累计完成地贫移植1079例,移植量居全球单中心之首,总体治愈率高达95%,规模质量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一附院2013年开启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探索历程。面对种种困难挑战,在没有专门移植仓的条件下,儿科三病区在普通的单人间层流床内开展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地中海贫血,至今已完成了380多例,成功率达到95%以上,以不足全院1/5的仓位数,完成了全院千例地贫移植1/3的病例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首创了脐带血加新生儿(或婴儿)骨髓移植的方法,地中海贫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有关技术成果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一附院儿科三病区成立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拥有4个仓位,至今总共完成近600例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当前,一附院正奋力建设系列国家级地贫防治平台,包括建设好国家卫健委地贫实验室、牵头国家地贫防治协作网、推动中国—东盟地贫防治合作及争创国家地贫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前所未有的高度孕育着巨大机遇,社会各界寄予了无限希望。现在,随着移植仓的扩增,将进一步提升一附院国家级平台、项目、人才和成果建设水平,赋能地贫防治工作提质增效,为更多家庭带来健康新希望。




扫一扫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