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一附院 发布时间:2025-09-18 作者:谭凌宇、蓝歆旻、何阳、朱瑞璇 校对:曾雨珊 审核:蓝飞燕
|
|
9月8-12日,在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东盟楼”)正式启用前夕,一附院中国—东盟老年医学消化内科、内分泌代谢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综合内科等病区稳步顺利完成搬迁,为东盟楼全面启用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医疗功能基础。这是东盟楼启用的第一批临床科室,标志着一附院在深化中国—东盟国际医疗合作、系统性提升老年医学各专科服务能力方面迈上新台阶。
启用仪式在新病区大厅举行。我校校长曾志羽,一附院党委书记李浪、院长郑宝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海宁,党委副书记赖铭裕、副院长程继文、黄锋、总会计师丘雄江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老年医学科各病区医护代表等人员出席,程继文、黄锋主持启用仪式。
曾志羽对第一批入驻东盟楼运行的老年医学各病区表示祝贺。他强调,东盟楼的建设立项源自外交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高瞻远瞩,是自治区政府重大项目的标志性工程,在广西医科大学的关怀与支持下,从立项、建设到启用经历了9年时间,凝结了一附院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心血。
他希望大家聚焦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立足广西、辐射全国、面向东盟”的功能定位,利用好新病区环境条件优势,抢抓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新机遇,提高各专科诊疗技术水平,积极服务国家“健康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为中国—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患者提供更高品质、更高水平、更现代化国际化的医疗健康服务。
李浪在致辞中代表院党委对新病区启用表示祝贺。他强调,东盟楼的建设从国家部委立项到最终落地一附院,不仅是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里程碑式跨越发展,更是深化与东盟各国卫生健康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他对做好新病区启用后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二是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品质。三是拓宽国际视野,打造合作典范。
他希望全院上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高标准、严要求、实作风、强协作,以崭新风貌迎接东盟楼全面启用,努力把相关学科建设成立足广西、面向东盟、辐射区域的老年医学领域合作创新高地与靓丽名片,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
郑宝石深情回顾了东盟楼从立项、建设到启用的历程,向为东盟楼建设攻坚克难、为科室搬迁辛勤付出的各部门表示感谢。他说,当前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各方合作需求迫切、发展空间广阔。选择老年医学科作为东盟楼首批搬迁的科室,并更名为“中国—东盟老年医学科”,是其科室命名、功能定位、服务效能与国际合作视野的全面战略升级。
他希望大家进一步整合院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持续聚焦老年系统性疾病的防治与科研攻关,着力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医疗服务新模式,为来自中国及东盟各国的患者提供更具国际特色的优质医疗体验,努力建设成为区域老年医学合作创新的标杆基地。
在热烈的掌声中,与会领导共同先后为“中国—东盟老年医学消化内科”“中国—东盟老年医学内分泌代谢科”“中国—东盟老年医学呼吸内科”“中国—东盟老年医学神经内科”“中国—东盟老年医学综合内科”揭牌。
参观过程中,大家高度评价病区宽敞明亮的诊疗空间、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区、先进的医疗设备、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及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细节,点赞新病区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和精准高效智慧的诊疗服务。
扫一扫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